健康报数字版-
https://faxing.jkb.com.cn/home/index/menu.html?goods=1&item=1001643&page=1391486200&name=jkb
专题
铸“红医魂” 践“医心红”
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书写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答卷
《健康报》(2025年11月17日 第 3 版)
扎根江西省赣南革命老区办医、办学的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赣医大一附院),不断赓续红色基因,将红医精神融入医院治理和医教研协同全过程,持续挖掘“红医魂”党建品牌内涵,创新构建了“医心红”党建子品牌,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赣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为师生上“重温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思政课。
强基固本
铸牢“医心向党”之魂
赣医大一附院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严格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完善民主集中、集体领导和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制定实施了“医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九大行动”和47项重点工作任务为抓手,保障党建与业务发展同频共振。
近年来,该院在赣南医科大学创建的“红医魂”党建品牌的核心精神指引下,以“党建引领文化聚力”为导向,深入实施文化铸院战略,在院徽、院训、院歌等既有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守正创新,结合历史文化特色,凝练形成独具特色的“白鹭文化”。医院将“白鹭文化”与“红医精神”结合,用“白鹭志远”作为形象表达,共同构成“红色基因+地域文化”双螺旋互促的文化发展体系,为医院发展厚植了人文底蕴。
在这片文化沃土中,医院塑造了自己的“医心红”党建子品牌。该品牌中那抹鲜明的“红”,指代“政治坚定、无私奉献”的初心如磐,代表着对党忠诚、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永续传承;那颗“医心”,指代“技术优良、救死扶伤”的使命在肩,代表着全院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专业初心。正如赣南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所言:“‘红’是政治根本,‘医’是终身事业,赣南医科大学始终坚持以红医精神为舵,以时代需求为帆,目标就是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该院坚持把支部建在科室上,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为强化理论武装,医院构建起了“党委中心组领学、党支部专题研学、政治学习日月学、党员实践学”的四级联动学习机制。为突出“头雁”引领作用,医院全面实施“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纵深推进“双融双育”活动,打造了“一支部一样板”特色品牌。
立德树人
激扬“红医铸魂”新风
赣医大一附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起覆盖全院医务人员和学校师生的思政工作新格局,让“医心红”党建文化成为浸润人心的鲜活教材。
医院立足传统“道德讲堂”形态,创新升级“白鹭道德讲堂”思政品牌,构建起“思政道德讲堂”“文化育人讲堂”“健康流动讲堂”“科普云端讲堂”的思政教育新模式。医院遴选组建了“青年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青年讲师团,常态化开展院内巡回宣讲。医院还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典型选树等方式,不断推动思政工作融入日常、成风化人,放大了“小讲堂传递大思政”理念的育人效能。
基于“白鹭文化”内核,该院编订了“医院员工文化行为准则”,并通过集中发布、集中宣讲等形式进行深入宣传,将其融入科室日常管理、质量安全管控、服务流程优化、医德医风建设等各环节,使之成为评价科室管理情况和员工表现的重要标尺。
依托赣南红色卫生文化资源,医院建成了“院史馆”“红医书吧”“警示教育馆”等红色学习阵地,既方便学校师生开展思政教育,也面向医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助力他们在沉浸式体验中将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该院创新育人机制,推出党员“导师思政”“红医名师引领计划”等项目,实现了“学业领航”与“思想铸魂”的双覆盖。同时,医院还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逐步开展小班化人才培养,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开设“交大医学班”,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凝心聚力
书写“党业融合”篇章
赣医大一附院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能。
在党建引领下,医院持续加快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与转化。近年来,医院先后开展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等限制类技术;整合诊疗资源,组建专病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积极推进日间诊疗、日归手术等医疗服务。
医院注重以党建促服务提升,不断满足患者的期待。该院持续优化互联网医院服务,现已实现“云端”一站式服务;开设午间、夜间门诊与特需门诊,灵活满足患者就医需求;重点关注“一老一小”人群的就医感受,为老年人设置了独立候诊区,并积极推进儿童友善医院建设。
医院跨学科组建高层次攻关团队,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优势,分层推进重点学科建设,并通过优化科研管理、加强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等举措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在党建引领下,医院推动“医院文化+健康促进”“三级管理+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健康促进”等多维模式齐发力,着力激发全院干部职工的医学人文精神,构建“白鹭文化”健康促进新模式。由张小康主编、赣医大一附院近300位临床专家参与编写的健康科普书籍《健康宝典300篇》,近年来先后荣获第三十六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江西省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并成功入选“2022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活动”。医院还推荐专家作客健康科普电视节目,传递权威医学声音;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校园和乡村,将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同时,医院还在多个互联网平台打造了新媒体健康传播矩阵,并通过开展“白鹭杯”健康科普讲解大赛等品牌活动,全方位拓展健康服务新内涵。
传承发展
交出“党建赋能”答卷
赣医大一附院以“医心红”党建品牌为引擎,驱动医院各项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交出了一份“党建强、发展强”的高质量答卷。
医院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A+水平,获批成为江西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协同单位;成为江西省首家且唯一一家通过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双备案”的单位。近年来,医院成功开展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腹腔镜单孔手术(LESS)以及“人工心脏”植入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一大批高、精、尖技术,并建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与科研平台,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近年来,医院的品牌效应与文化内涵日益彰显,多次斩获国家级荣誉。医院内科医学部党总支第六党支部被教育部评选为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外科医学部党总支第八党支部、急诊部党总支第五党支部被全国医院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评选为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医院的“党建引领文化聚力,打造白鹭文化健康促进新模式”工作经验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白鹭IP谱新韵,四堂联动润心田”案例被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评选为全国“一地一品”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品牌优秀案例,被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评选为2024年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典型案例。
赣南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赣医大一附院党委书记黄孝天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医院将不断丰富“医心红”品牌内涵,以更坚定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以更昂扬的姿态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大局,让红医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吴先群 李竹清 张文秀 杨楠)
图片由赣医大一附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