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始终坚持以红色基因为根,以立德树人为本,紧紧围绕学校“红医魂”党建品牌,发挥中药学专业特色,为圆“中药梦”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开展了一系列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圆“中药梦”主题活动,将红色血脉与中药学专业内涵融入育人全过程,焕发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传承“红医魂”: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践行育人初心使命
“红医魂”,是战争年代里白衣战士救死扶伤、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是和平岁月中医药工作者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教工第五党支部深刻把握“红医魂”的时代内涵,将其作为支部建设的灵魂所系、方向所指。
理论滋养,固本培元。 党支部坚持将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形式,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重温红医先辈的感人事迹,引导支部党员教师深刻理解“红医精神”中蕴含的坚定信仰、崇高品德和为民情怀。要求党员教师将这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仅要做专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学生理想信念的引领者和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实践淬炼,知行合一。 党支部将“红医魂中药梦”的传承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和社会服务中,让党性修养在实际行动中得到锤炼和升华。今年3月,在中药标本馆精心组织“小手牵大手 薪火永相传”志愿服务活动,党员教师们化身讲解员,用生动浅显的语言介绍各类中药标本,讲述中医药文化故事,演示简单的中药鉴别方法,构成了一幅传播中医药文化、连接校园与社区的和谐画卷。6月4-5日,组织2023级药学专业《药物植物学》峰山野外见习活动,党员教师不仅指导学生识别、采集药用植物,巩固理论知识,更引导学生关注当地中药材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思考中药知识如何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彰显新时代中药传人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
共筑“中药梦”:精进专业技艺之能,培育新时代中药人
“中药梦”,是在“红医魂”精神引领下,中药学专业师生共同追逐的梦。教工第五党支部致力于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的党员教师队伍,着力培养具有红色底蕴、精湛技艺、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中药学专门人才,共圆“中药梦”。
产教融合,开阔视野。 培养卓越中药人才必须打破课堂壁垒,对接行业前沿。3月,组织2022级中药学专业学生赴广东汇邦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开展《中药炮制学》课程见习活动。在企业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和质检中心,学生们亲眼目睹了中药从原材料到饮片的规范化炮制流程,了解了GMP管理要求,感受了中医药产业的现代化步伐。党员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现场交流,将生产线变为生动的教学课堂。这次见习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专业眼界,增强了他们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信心,坚定了他们投身中药学领域、共筑“中药梦”的理想信念。
野外实践,求真探源。 中药学源于自然,成于实践。支部高度重视野外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探索精神和专业兴趣中的重要作用。6月19-23日,组织2024级中药学专业学生奔赴龙南九连山,开展《药物植物学》野外见习,不仅巩固和拓展了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更锻炼了学生不畏艰苦、团队协作的意志品质,极大地激发了对中药学专业的浓厚兴趣和探索未知的科学热情。为检验实践教学成果,激励学生精进专业技能,举办“知行杯”第二届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比赛,同学们运用在野外见习和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精心设计、细致操作,将采集的植物素材制作成一件件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备的腊叶标本。
融合促发展:党建引领业务提质,凝心聚力谱写新篇
党支部通过一系列围绕“红医魂”“中药梦”主题开展的特色活动,成功地将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学院中心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建与教学科研同频共振。 党支部活动紧密贴合中药学专业特点,将党性锻炼融入专业实践,使党建工作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了坚实的专业依托和丰富的实践载体。党员教师在带队见习、指导竞赛、服务社会中,提升了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和课程思政水平,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双提升。
党建与育人成才深度融合。 支部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劳动教育、美育融为一体,构建了“三全育人”的良好格局。学生在“红医魂”的感召下坚定理想信念,在共圆“中药梦”的过程中锤炼过硬本领,实现了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支部战斗力凝聚力显著增强。 在共同策划、组织、参与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支部党员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归属感和荣誉感不断增强。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凝心聚力、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展望未来,药学院教工第五党支部将继续高擎“红医魂”的精神火炬,在实现“中药梦”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机制创新,拓展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中药学人才,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